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长期供应商

首页行业资讯 青岛罗德深度分析:化工行业如何度过经济寒冬

青岛罗德深度分析:化工行业如何度过经济寒冬

2015年10月29日09:08 

罗德深入分析行业问题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客观条件下,石化行业不断整合资源,降低企业营运成本,青岛罗德为您分享行业专家深度分析。

企业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结构性调整和战略重组,优化业务与资产结构以增强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在增强内功的同时,积极推进所有制改革与创新,甩掉历史包袱,为实现企业的全面脱困创造条件。

01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行业已进入漫漫寒冬
中国的化学工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市场规模已经从2000年的1.6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4年的7.4万亿元(年均增速12%),是全球第一大化工市场。但是,目前行业面临着深远的结构性变化和严峻的挑战。

基础化工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过去几年中国化工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从2010—2014年的5年间增长了40%;预计到2020年,中国化工市场的需求增量会占据全球增量的60%,是世界化工行业增长的最重要引擎。虽然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稳步提高,但是产能的增速远远超过需求增速。如图所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以及聚氯乙烯(PVC)的产量在过去几年出现快速增长,造成现有产能远远大于市场需求。这些快速甚至盲目的扩张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像丙烯酸、环氧氯丙烷等产品甚至出现了40%~50%的过剩产能。

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偏小,市场过于分散。目前在全国的2万多家化工企业中,大型企业(化工业务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仅占到了总收入的10%左右,超过90%的企业为年销售低于5亿人民币的小型企业。这些小型企业的收入总和仅占到整个市场规模的40%左右,余下的市场由中型企业瓜分。虽然政府鼓励行业整合,但考虑到社会稳定等因素,一些经营不佳的企业很难被立刻关停,因此市场过于分散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

同质化竞争严重。大多数国内企业并不具备自有技术,生产工艺和产品技术严重依赖第三方(如设计院或国外企业)授权——这导致同一行业中多数企业采用完全相似的技术路线和加工工艺。由于缺乏技术能力,后期对技术的升级和改进也较少,因此技术差异化很低,导致成本结构相似。市场中的竞争主要通过激烈的价格战,行业利润很低。另外,国内企业以生产大宗产品居多(例如通用型的树脂、弹性体等)。市场与研发能力的不足使得企业难以了解客户需求,为其开发定制化的高端产品或特殊牌号,因此难以通过产品的差异化获得更高的价值创造。

供大于求以及同质化竞争导致的难以逆转的行业结构性变化。该变化主要表现为原先由成本较高的国外供应商决定的市场价格(进口平价),现在转为由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内边际生产商的现金生产成本所决定(国内生产成本定价)。同质化的竞争更造成了生产企业只能以相似的生产成本向市场提供相同的产品,由此引发价格战而造成行业整体利润微薄。近年来对苯二甲酸(PTA)产能迅速扩张,曾经主导市场价格的国外生产商由于成本较高被挤出中国市场。但是留在市场中的国内企业开展了残酷的价格竞争,导致行业利润大幅度下降。这就是2014年石化行业的利润同比2013年下降了约8%,很多企业出现大规模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应对行业困境、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过剩的产能、高度分散的市场格局以及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削薄了全行业的利润。大量企业出现了严重的亏损,行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寒冬期”,而且这种严峻的形势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发生根本好转,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过剩产能的消化需要较长时间。过去化工企业通常通过新增项目的增量来盘活存量,这在行业整体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是可行的,但在行业增速放缓后,这样“饮鸩止渴”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而且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技术升级乏力,行业结构与供需关系可能快速恶化。以己内酰胺为例,该产品原来利润十分可观,大部分生产企业都能够获得超过15%的利润率。但近几年中国企业通过对引进的国外生产线进行研究和消化吸收,突破了己内酰胺生产的技术壁垒。在看到不错的产品利润率后,大量中国企业竞相开始建设新产能,已经从2013年之前的供小于求达到供需平衡。根据现有的扩产计划,未来5年的年均产能扩张率会超过20%,很快就会形成严重的供大于求状态。产品利润的急剧下降,迫使行业领先企业DSM已将该业务剥离,仅保留下游高利润的材料板块,而中国企业更已是“哀鸿遍野”。因此,仅仅依靠暂时的供小于求和生产技术壁垒的保护,无法获得可持续性的竞争力,重蹈价格战的覆辙只是时间的问题。

网友热评